- 产业动态 -
  • 中心动态
  • 园区动态
  • 产业动态

1、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十四五”坚定不移推进疏解整治

4月27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市发展改革委调研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蔡奇强调,十四五要置于深入实施新版北京城市总规之中,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着眼推动首都新发展,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大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在更大范围和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加强产业链协同布局,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2、已退出制造业企业399家,2020和2021继续疏解!

2020年1月,北京市长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北京产业疏解的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个,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5706公顷,新生违建、地下空间违规住人、“散乱污”企业、占道经营等基本实现动态清零。2020年要全面完成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阶段性任务。继续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推动核心区公交场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合理布局,落实好老校区、老院区功能疏解和优化提升。

今年4月,北京市发改委已经委托咨询公司进行研究,主题是:结合2020年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从控增量和疏存量两个方面、疏解地和承接地两个维度,总结2020年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承接总体情况,对下一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提出政策建议,提出2021年疏解转移承接工作的方向、任务和重点项目。

3、一季度465家北京企业落户滨海新区!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主要任务之一。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宣布,2020年一季度,共有465家北京企业落户滨海新区,总投资额达628亿元。而根据滨海新区的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滨海新区承接了来自北京的重点项目468个。这意味着,今年仅一季度吸引京企数量就接近去年一年。

从资金来源地看,因为近水楼台,2020年一季度到位资金中来自北京的有69亿元,占全滨海新区到位资金的28%,位居首位;来自广东的到位资金65亿元,占比26%,排名第二;来自浙江的到位资金21亿元,占比8%,排名第三。北京外迁天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南港工业区、北方航空物流基地、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四个承接载体。

天津用大招吸引京企疏解非首都功能。截止到2019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当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北京市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官方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780家外迁企业中有四分之一落户津冀地区。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求,对于承接地而言,同样考验当地的招商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滨海新区为何能获得如此多北京企业的青睐?滨海新区专门针对北京地区企业的招商工作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围绕滨海新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在北京的世界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筛选树立目标企业,做好项目信息储备。

二是拓展信息渠道。为保证招商工作不停摆,积极面向北京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丰富企业资源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十大律师事务所、专业咨询机构、商协会、孵化平台、招商中介等第三方力量展开合作,将招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三是服务在谈项目。对疫情前已沟通项目继续推进,做到工作运转不停步。对推进的重点项目,及时发布地块厂房现场视频、技术指标、优惠政策等资料,做好可研编制、预环评、前期规划等准备工作。

四是运用数据支撑。如天津经开区积极与北京财新数据、赛迪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展开广泛合作,针对经开区招商信息化新形势、新格局进行技术交流。正在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模型覆盖企业工商数据、一手项目资源信息、产业领域研究信息、产业分析报告、名片识别、图书馆信息摘编等数据。

早在2019年,天津滨海新区就刮骨疗毒,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体制改革,下辖5大开发区一个不落,将所有人员编制取消,全部竞聘上岗,把精兵强将放入招商一线,全面提升开发区面貌。除此,招商也有赖于当地出台的各项政策。

2020年3月2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试行 )的通知。对落户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符合天津产业发展定位的北京转移来津项目,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通知称,符合天津产业发展定位的北京转移来津项目,其职工符合“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落户条件的,直接办理落户。同时提出了优化子女教育保障、便利医疗医保服务、完善投融资扶持、财政收入及统计指标分配等帮助措施。

细分到行业,同样有各项措施。比如早在2019年,为积极吸引创新型、龙头型、互补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津落户,天津颁布创新举措,对满足生产条件和产品安全性底线要求的,直接采信北京许可结论、直接发证,最大限度简化审评审批。

4、河北、山东等地纷纷争抢承接京企转移!

河北省牢牢把握雄安新区定位,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有效承接北京疏解的存量和增量,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集中培育高端高新产业。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伊始,这项工作就有序展开。雄安新区先后与中科院共建雄安创新研究院,谋划和筹建清华大学智能实验室等25个重大创新平台。同时,加快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启迪国际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已有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新区。目前,新区已核准超过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驻京大型央企工商注册登记,截至3月27日,雄安新区本级注册企业2184户,其中北京企业1670户,占比76.5%。、

河北永清是京台、京石、京津和津保高速的必经之处,多个路线形成密集的多元交通网,让永清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推动该区域发展的助推力。永清是临空经济区之一,且为承接非首都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及国际视野,规划产业新城大格局,未来将导入大量产业人口,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区域发展前景广阔。新型园区围绕临空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通过聚焦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新型行业及关键领域,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成为京南极具特色的智能制造装备园区。

山东济南2020年也在利用世界资本“引资补链”“引资扩链”,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着力实施产业招商。为了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济南全面对接央企和跨国公司,高水平策划举办济南与驻京央企合作对接会、跨国公司高层对话会等活动,积极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释放的总部、科技、高校等高端资源,全力推动中建材、中粮、光大等总部项目落地,全面提升济南总部经济发展能级。

为此,济南还专门出台了《济南市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试行)》。结合济南实际,提出了几项创新措施:

(1)打造“京沪会客厅”,构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济南京沪高端要素聚集区、创新成果转化区和优质产业孵化承载区。

(2)构建京津冀鲁企业联盟,打通疏解转移项目与协会、商会通道,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形成疏解产业聚集效应

(3)从市、区部门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承担全市在京争取政策、招商引资协调、联系、调度、服务职责,精准、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加强项目落地的保障,合理安排项目落地。

(4)主动对接服务。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发布相关需求,精准对接,提高效率。依托济南市政府驻京办,安排专人驻京组织推介、展销,全方位宣传济南优势,积极与潜在和意向项目沟通对接,上门洽谈、靠上服务,招引符合济南定位的项目企业等来济落户。


- 相关推荐 -